<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 “东方式的细腻演出”
        • 发布时间:2021-02-11 17:16    信息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日内瓦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巧妙运用公共外交形式,向世界展示新中国形象。

          1954年5月13日晚,中国代表团新闻处在日内瓦圣彼得广场剧院举行电影招待会,放映纪录片《1952年国庆》。能容纳250人的剧院座无虚席。放映前,周恩来总理特别交代,要选好放映日期,不要在开会的日子,也不要在周末;把请柬分成两种,一种指名邀请,一种不写名,就放在“记者之家”;放映时,用英语作简单说明。放映过程中,掌声不时响起,一位瑞士记者还在报道中称赞这部影片。

          1954年5月20日晚,中国代表团在日内瓦湖滨旅馆大厅放映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根据周恩来总理提议,请柬上写着:请你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越剧电影受到众多外国记者的喜爱。当放映到“楼台会”时,一位法国女记者感动得热泪盈眶。

          放映结束,观众还沉浸在剧情中。沉寂过后,突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一位美国记者说:“这部电影太美了!”一位印度记者说:“新中国成立不久,就能拍出这样的片子,说明中国的稳定。这一点比电影本身更有意义。”

          根据放映反馈,周恩来总理又要求扩大影片放映范围,以拉近同各国人士的距离。一些人观影后赞叹:“这是东方式的细腻演出”。一位美国教授看完后还要求购买拷贝。

          6月8日,周恩来总理宴请以艾登为团长的英国代表团,并招待他们观看《梁山伯与祝英台》。看后,艾登说:“影片的色彩鲜艳,服装美丽,女主角表演优异。”他还建议中国向外国出口这部影片。

          日内瓦会议期间,周恩来对影片独具匠心的安排,增加了外界对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的了解,拉近了中国代表团与各个国家人士的感情,推动了日内瓦会议的进展,成为公共外交的成功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