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 重庆强化燃气压力管道检验监管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 发布时间:2022-09-13 17:04     信息来源: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燃气压力管道指利用一定压力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包括长输油气管道和进入居民小区调压箱之前的城镇燃气管道,是燃气安全的“命脉”。我市燃气压力管道近3万公里,其中建设20年以上管道2588余公里,燃气经营企业147家,燃气安全运行压力较大。市市场监管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燃气安全风险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全市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安排部署,深刻汲取湖北十堰“6.13”燃气爆炸事故等教训,扎实履行燃气压力管道监管职能职责,全面开展燃气压力管道检验率提升行动,推动化解风险隐患,全力保障我市燃气安全。截至目前,累计检验燃气压力管道2.55万公里,检验率达89.1%,较整治前提升59.7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上海和福建),先后在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动员会、全国压力管道安全监管工作交流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一、超前布局,高标准谋划部署。一是找准症结。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燃气压力管道检验状况大调研,先后13次专题部署燃气压力管道治理工作,全面摸清全市燃气压力管道基本情况及存在风险,靶向提出治理建议,积极推动燃气压力管道检验率提升行动。二是细化措施。争取市安委会将燃气压力管道检验治理工作纳入《重庆市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意见》和《重庆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印发《油气管道和城镇燃气管道隐患整治行动方案》,明确燃气压力管道整治目标、措施等内容,确保工作有条不紊推进。三是明晰责任。推动将燃气压力管道检验写入2020年新颁布的《重庆市特种设备安全条例》,同时纳入对区县政府安全生产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占1分),明晰燃气压力管道监管职责,推动检验工作落地落实。
                二、精准治理,高质量破解难题。一是率先开展检验提升行动。制定《提升长输管道和燃气管道检验率三年行动方案》,自2020年6月起,在全国率先开展提升燃气管道检验率三年行动整治,努力用三年时间将管道整体检验率提升到80%以上。截至目前,全市长输油气管道总长度5397公里,检验有效期内长度4966公里,检验率达93%;城镇燃气管道总长度23211公里,检验有效期内长度20569公里,检验率达88.6%,均提前一年完成整治任务。二是抓实隐患常态排查整治。聚焦地下室、密闭空间等重要场所,梳理并建立2370条燃气管道安全隐患台账,及时组织专家进行风险评估,研判定级较大隐患1378个,对99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企业逐个约谈,目前隐患已全部整改。三是加强检验检测质量监管。完善燃气压力管道定期检验作业文件,修订《公用管道定期检验工艺》和《长输(油气)管道定期检验工艺》并正式实施,印发《全市燃气压力管道检验工作质量检查方案》,对全市检验单位检验质量开展监督检查,集体约谈10家问题严重检验单位,严防出现虚假、结果严重失实的检验报告,有力提升管道检验检测质量。四是保持高压监督管理执法。制定《2020年—2022年长输管道和燃气管道执法办案工作指南》,累计查处使用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压力管道等违法案件47起、罚款427万元,对6家未完成专项整治目标任务的压力管道使用单位进行执法检查,其中3家被立案查处。 
                三、完善机制,高效能保障实施。一是建立部门联动机制。与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应急管理局等部门建立管道建设、检验情况和隐患治理相互通报机制,共用共享风险线索、案件处理情况等工作信息,形成齐抓共管合力。2020年以来,先后通报检验情况18期,有力督促管道使用单位整改问题隐患。二是完善工作督办制度。坚持工作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对工作推进缓慢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实施现场督导制度,督促企业落实检验计划,帮助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落实分级约谈制度,对管道检验推进缓慢的企业,实行区县局、市局两级约谈制度,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三是落实政策激励举措。加强管道检验市场主体培育,引进市外24家检验机构在渝开展检验工作,支持市内重庆市燃气集团等具备条件的重点管道使用单位申请自检资质,鼓励第三方检验机构申报综合性检验资质。全面实施检验费用“减半”政策,仅重庆市特检院累计减免企业检验费用近5000万元。合法延长管道检验有效期,优化检验工作流程,有效激发管道使用企业自检积极性。
                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切实履行燃气安全监管职责,坚决打好燃气安全“阻击战”,扎实推进高温暑期特种设备隐患排查,加强燃气相关特种设备、燃气器具等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以“四个最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营造燃气安全良好环境。一是持续抓好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深入开展燃气安全“百日行动”,聚焦燃气相关特种设备安全和燃气具等产品质量安全,全面排查整治燃气压力管道、燃气气瓶、压力容器等燃气相关特种设备,以及燃气具、燃气泄漏报警器、燃气减压阀等产品质量安全隐患问题,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燃气事故多发势头。二是打好提升燃气压力管道检验率“收官战”。重点围绕地下室、密闭空间等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重要场所,优先开展地下管线100%检验,力争到2022年底,全市燃气压力管道检验率常态化保持在95%以上。三是推进燃气特种设备“智慧化”监管。以“互联网+”等信息化为手段,加快燃气压力管道、燃气气瓶等燃气特种设备信息化建设,实现燃气压力管道、燃气气瓶智慧化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