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计划《国境口岸经接触传播传染病防控技术规范》由 TC582(全国卫生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海关总署。
主要起草单位 广州海关 。
11 医药卫生技术 |
编号 | 语种 | 翻译承担单位 | 国内外需求情况 |
---|---|---|---|
1 | EN | 广州海关 | 国内外目前尚无此标准,该标准的制订可为各国提升口岸猴痘疫情防控能力,防止猴痘疫情通过口岸传播扩散提供重要参考。 |
近年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全球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频发,我国国境海、陆、空等口岸持续面临新发和再发传染病传入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的挑战。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病毒学人兽共患病,病死率为1%-10%。
在1980年人类消灭了天花并随后停止接种天花疫苗,猴痘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最重要的正痘病毒。
2022年5月以来,已有90多个非地方性流行国家发现多例猴痘病例,且已出现人际传播。
2022年7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将猴痘列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我国输入性猴痘疫情的防控形势日趋严峻,加强口岸应对猴痘疫情传入我国的能力建设迫在眉睫。
口岸猴痘疫情防控能力的提升亟待标准化的科学的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技术方法。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各口岸的卫生检疫工作日趋复杂,防疫难度大大增加。
在这种背景下,要实现输入性猴痘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调查、早处置的疾病控制目标,目前仍缺乏适用于口岸猴痘疫情应对和处置的系统性的国家标准。
制定《口岸输入性猴痘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技术规范》将规定各口岸针对猴痘疫情的风险控制和应急处置工作,规范猴痘风险监测识别、评估及处置,应急组织和保障、应急预案与响应及应急响应与演练等工作,以指导各口岸的输入性猴痘疫情的防控工作,提高口岸早期识别和风险应对能力,引领并推进我国口岸卫生检疫防线建设和发展。
在我国面临长期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国家重大生物安全战略需求下,本国家标准的制定,为高效阻遏输入性猴痘自口岸入侵我国,全面提升我国口岸猴痘防控核心能力,保障广大民众生命财产安全,亦为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和持续对外开放国家战略提供技术支撑。
综上所述,特此申请立项制定本国家标准。
1. 适用于口岸输入性猴痘的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技术方法。 2. 主要技术内容是规定了针对口岸输入性猴痘:(1)风险防控:风险识别与监测、风险评估与预警、风险处置;(2)应急处置:应急组织与保障、应急预案与演练、应急响应与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