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计划《开源许可证框架》由 TC28(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 北京大学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西南大学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国防科技大学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开源社 、中标软件有限公司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华云数据有限公司 、普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电莱斯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35 信息技术、办公机械 |
35.240 信息技术应用 |
35.240.01 信息技术应用综合 |
开源许可证是对开源软件的使用、复制、修改和分发等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格式合同,对于有效地保护开源软件的知识产权和维持开源软件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开源社区存在大量不同类型的许可证,仅OSI认证通过的开源许可证已有80多个,尽管每个开源许可证背后的基本原理是相似的,但它们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异质性,对于来自世界各地的广大开源参与者而言,开源许可证之间的细微差异常常让他们感到困惑;一些开源许可证的条款表述比较晦涩,容易因理解有误而违约;还有一些开源许可证对被许可方责任和义务的表述不够完善,容易导致难以解决的法律纠纷。
因此,开源许可证亟需标准化。
本标准旨在提供规范、完善的开源许可证框架,解决目前开源许可证之间差异较大无统一规范、广大开源参与者难以理解开源许可证、一些开源许可证对被许可方责任和义务的表述不够完善等问题,帮助开源参与者对现有开源许可证的理解和分析,进一步指导中国开源许可证的制定和完善,降低业界力量参与开源的风险,减少知识产权等法律纠纷,推动我国开源技术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国内外开源的交流和合作。
范围:本标准给出了常见的开源许可证的总体框架,包括:许可证的基本信息、序言、定义、授权、限制、违约与授权终止、担保与责任限制条款、准据法、许可证版本与兼容性、许可证使用说明。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开源许可证的使用及新开源许可证的编制。 主要技术内容:本标准分为6个章节。分别包括第一章范围;第二章术语定义和缩略语;第三章开源许可证总体框架,给出了开源许可证主要的10个条款维度,包括:(a)许可证的基本信息,(b)序言,(c)定义条款,(d)授权条款,(e)限制条款,(f)违约与授权终止条款,(g)担保与责任限制条款,(h)准据法条款,(i)许可证版本与兼容性,以及(j)许可证使用说明等;第四-六章,围绕许可证基本信息、许可证序言以及许可证涉及的具体条款与条件,给出了各条款维度的含义和组成要素,并结合现有开源许可证的内容,明确了各条款维度在使用中的基本要求,通过总结共性和差异,梳理了开源许可证的必选条款和可选条款;标准最后提供了基于本标准研制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开源许可证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