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传统食品制造业小作坊众多,风险隐患突出等问题,促进传统食品制造业改造升级,浙江省市场监管部门坚持打扶结合、疏堵并举的工作方针,正确处理整治与创业、整治与便民、整治与发展的关系,综合治理,精准施策,在规范引导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小作坊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近年来,浙江省市场监管系统先后组织开展“两豆”行业(豆腐豆芽)专项整治、“三小一市场”改造提升、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等专项行动,累计关停并转小作坊7000余家。通过多轮整治,已经基本扭转当地食品小作坊行业普遍存在的场所不卫生、管理不规范、食品不安全等局面。
做法及成效
一是健全一个档案,解决“管什么”的问题。依托浙江省市场监管基层系统责任网络,组织开展全面清查建档工作,开发全省统一的小微食品生产经营登记管理系统,摸清底数,健全档案。2017年累计完成7194家次食品小作坊建档登记工作,并出台小作坊登记管理及食品经营许相关规定,对现场制售、店坊分离等情况厘清职责边界,确保无缝衔接。
二是确保一条底线,解决 “怎么管”的问题。坚持“既要便民又要管好”的原则,加强规范管理,守住食品安全底线。组织制订食品小作坊主体认定条件、禁止生产食品目录和登记管理办法等规范,确保标准统一、登记规范。同时,加强分类指导和暗访督查,推广整治经验,不断提升小作坊食品安全保障能力。近三年,省局本级累计暗访检查56家食品小作坊,督促整改各类问题92个。
三是厘清一个目标,解决“管出路”的问题。始终坚持用提升发展的办法来解决现阶段小作坊食品安全问题。对于具有一定基础并有整合意愿的,引导其通过“区域集中”“精品示范”“旅游展示”“协会推动”“龙头带动”等五种模式,推动合作共赢,促进规范自律;对不符合规范要求、安全隐患严重的食品小作坊,实施关停并转。同时,建立完善市场倒逼机制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让有证者有市场,让无证者无处卖。
四是树立一个样板,解决“管方向”的问题。始终把示范引导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出台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试点工作方案、浙江省名特优食品作坊建设工作方案和《食品小作坊通用卫生规范》,于2018年7月底在杭州召开浙江省食品小作坊整规现场会,推动食品小作坊向“小而美”“小而专”“小而精”方向发展。目前,作为浙江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全省打造500家名特优作坊进展顺利,已明确培育对象634个,建成集中加工园区8个。
五是完善一套规范,解决“管长效”的问题。推动建立完善与食品小作坊等小微主体相适应的系统管理规范,制定出台地方配套政策规范,解决长期困扰基层监管部门和行业的法规规范缺失、不适用等问题。同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登记建档、日常巡查和示范引导监管工作机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