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三省市建立打击侵权假冒区域执法协作机制
2015-11-25 10:55 信息来源: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文章类型:新闻 内容分类:转载 【字体:大 中 小】 版权与免责声明
11月12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北京召开2015打击侵权假冒领域京津冀协作工作座谈会。会议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部署,贯彻落实京津冀三省市人民政府签订的市场一体化进程合作框架协议及该协议的商务行动方案,进一步推动《加强京津冀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合作备忘录》的相关工作。会议交流了三地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最新进展,并对下一步区域执法协作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一、建立了一系列跨区域工作协作机制
北京市食药监局与津、冀相关部门建立联防协作区2个,制定协作制度或签署合作协议9个,建立各类协作机制8项。北京市公安局与津、冀相关部门建立了局长联席会议、警务合作制度。三地质监部门签订了《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京津冀质监系统稽查执法协作备忘录》。知识产权部门推进京津冀知识产权执法保护一体化,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局“一局三地”知识产权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组织实施方案。
二、探索常态化的区域执法协作新模式
北京市食药监局联合公安、动检等部门针对由天津宝坻、河北香河流入北京的假牛肉进行查处,捣毁涉嫌制售假牛肉的摊位、窝点8处,查扣涉案车辆4台、可疑猪肉、假冒牛肉等涉案肉制品4100余公斤,抓获涉嫌违法犯罪人员23名。京、津、冀三地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于2014年12月就深化食品药品安全领域执法协作进行深入磋商并达成一致意见。海关在“京津冀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模式下大力查处侵犯知识产权案件。2015年天津海关根据区域通关一体化工作机制,与石家庄海关及时沟通,查处一河北企业出口侵权案件,涉及5家权利人的7个商标专用权。
三、区域基层执法协作取得新成效
北京市通州区文化委与河北省廊坊市文广新局、河北省三河市文广电局、河北省三河市新闻出版局、河北省香河县文广新局、河北省大厂县文广新局签署《京冀文化市场监管京东地区战略合作协议书》(简称《京东协议》)。2014年,三河市新闻出版局执法队联络通州区文化行政执法队,对一涉嫌盗版案件进行跨区域联合执法。案例的突出亮点包括:以《京东协议》为依据,为执法合作奠定坚实基础;案情通报机制畅通,沟通联络迅速;开展跨区域联合执法行动,执法效果明显。该案例为区县基层执法协作提供了有益经验。
四、加强信息沟通和经验交流
三地食药监部门形成年度稽查执法工作交流制度,召开食品药品稽查执法联防协作区会议,交流各地稽查工作经验,并就稽查执法协作、稽查队伍建设、稽查工作激励制度等方面进行研讨。
下一步,三省市还将在会商机制、执法协作和信息交流方面开展更多合作。一是建立工作会商机制。每年召开1-2次打击侵权假冒领域京津冀协作工作会,通报情况,分析问题,研究协作。二是密切日常工作交流。加强信息沟通,各省市报送全国打击侵权假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动态信息和分析信息,电子版同时抄送其他两地。在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网上开辟京津冀协作专栏。推进京津冀区域间执法协作机制建设,强化案件线索和信息共享,开展区域执法联动。探索推进两法衔接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推动信息共享。开展培训、宣传等方面合作,共同制定京津冀三地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宣传方案。三是推动部门和基层协作。推动三地打击侵权假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特别是行政执法部门和刑事司法部门的协作与配合。推动三省市交界地区的市(区、县)加强协作配合,填补监管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