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开学季消费提醒
文章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02-07 10:20:35 文章类型:新闻 内容分类:转载
又是一年开学季,学生消费也将迎来一波小高峰,为提醒广大家长重视未成年人消费,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消费观,安徽省六安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如下提示:
一、消费观念要引导,攀比浪费要不得。春节期间,未成年人通常会收到压岁红包,若独立管理压岁钱,因求新求奇意识强,容易冲动、盲目、不安全、炫耀式消费。作为监护人,家长们应当帮助未成年人合理规划压岁钱的使用,可选择由家长管理,定期适度按量取用。要学会拒绝未成年人不合理、攀比性的消费要求,养成勤俭节约、量入为出的消费观。注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为良好的家教家风。
二、学生用品按需买,安全绿色要记牢。新学期购买学习用品,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购,不要盲目贪多求新。家长要引导学生“物尽其用”后再添置新文具,在为学生选购纸笔、书包等学习用品时要注重商品的环保性,特别是蜡笔、涂改液等含有化学材料的文具,要到正规的商场、超市购买,以安全、环保为先。注意文具的产品名称、执行标准、生产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警示用语等相关信息,拒绝购买“三无”产品和易分散学生注意力的“高颜值”“花哨”文具。购买玩具等用品时,要选择安全、合格的商品,不购买有刺激性气味、包含不良内容或具有一定伤害性的危险玩具、用品,避免产生有毒有害等安全和健康风险。
三、饮食安全莫忽视,无证摊点要远离。学生要尽量在学校食堂或是家中就餐,外出就餐时,应选择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或“小餐饮备案登记证”的餐饮单位,尽量避免在路边摊点用餐。同时,远离廉价小零食。一些小包装的调味面制品、膨化食品、糖果、饮料等,口感辛辣刺激,价格低廉,但一般都是高油、高糖、高盐的食品,经常食用此类小零食甚至会影响身体健康。
四、账号密码勿告知,维权知识要学习。家长和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消费行为应切实履行监护责任。面对未成年人消费中比较突出的直播打赏、游戏充值、盲盒、“卡牌”消费、抽奖等,建议家长平时要保管好自己的网络支付账号密码和现金,时刻关注孩子的消费情况,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防止孩子因虚假宣传诱导而一时冲动擅自大额消费。家长也要加强消费知识和维权知识的学习了解,一旦发现未成年人消费方面问题,应保留相关证据,及时向相关部门寻求帮助。(朱伟)